【比丘戒律】109.波逸提六〇〔隐藏衣戒〕
简介:任何比丘隐藏另一比丘的钵,僧袍,坐垫,回针,或皮带 - 或指使他人隐藏 -- 就算是玩笑,犯 波逸提.
波逸提 六〇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十七群比丘不收藏诸资具,六群
比丘隐藏十七群比丘之钵、衣。十七群比丘对六群比丘言:“友!还与我等之钵、
衣。”六群比丘笑,而十七群比丘哭。诸比丘如是言:“友!汝等何故哭泣耶?”
“友!此六群比丘等隐藏我等之钵、衣。”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“何以六群
比丘隐藏比丘等之钵、衣耶?”……乃至……“诸比丘!汝等实隐藏比丘等之……
耶?”“实然!世尊!”佛世尊呵责:“愚人!汝等何以隐藏比丘等之……耶?愚人!
此非令未信者生信,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------
任何比丘,隐藏或令隐藏其他比丘之钵、衣或坐具、针筒、腰带,虽为戏笑,
亦波逸提。”
二(一) “任何”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a‘ “隐藏”者,自隐藏者,波逸提。“或令隐藏”者,令他隐藏者,波逸提。命令
一次而屡屡隐藏者,波逸提。
“比丘之”者,其他比丘之〔 物〕 。
“钵”者,有二种钵:铁钵及泥钵。
“衣”者,于六种衣中之一衣,应净施之最下量〔以上〕者。
“坐具”者,云有边缘之坐具。
“针筒”者,有针或无针之物。
“腰带”者,有二种腰带:布条或有编织之带。
a “虽为戏笑”者,以嬉戏为目的。
(二) 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,而隐藏或令隐藏钵……腰带,虽为戏笑,波逸
提。于受具戒者有疑想……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……波逸提。虽为戏笑或令
隐藏其他之资具者,突吉罗。虽为戏笑,而藏或令藏未受具戒者之?、衣或其他之
资具者,突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,突吉罗,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,突
吉罗。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,突吉罗。
(三) 非为戏笑、〔因〕杂乱而收藏之(注59)、〔想〕说法之后给与而收藏之,痴狂者、
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-------第六饮酒品--------
摄颂
饮酒与指水 轻侮恐怖火
沐浴及坏色 不还与藏之
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时有长者。请佛及僧就舍而食。诸苾刍赴请。世尊不去。六众苾刍与十七众在后徐行至一池所。六众即便告十七众曰。具寿。未须急去。且共入池徐徐澡浴。既入池已告十七众曰。共汝俱没谁后出头。十七众既没。六众即便疾出。取彼衣裳藏草丛下急行而去。十七众良久方始出头。四顾瞻望不见衣服。各处而住。时尊者舍利子及大目乾连。人间游行回至于此。诸人遥见知是其师。白言邬波驮耶。我等俱被六众藏置衣裳。无缘得往俗家受供。我等今者知欲云何。时大目连即为观察。见其衣服藏草丛下。遂取衣裳与十七众。彼着衣已往赴请处。既到坐次令苾刍起。苾刍怪问。何故后来共相纷扰。十七众答诸人曰。大德。我向无邬波驮耶者。我等悉皆绝食终日。问言何故。即以事具答。少欲苾刍闻生嫌耻。云何苾刍藏他衣服共相恼乱。时诸苾刍还至寺内。以缘白佛。佛言乃至我观十利。为诸苾刍制其学处。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知是苾刍苾刍尼若正学女求寂求寂女。衣钵及余资具。若自藏若教人藏者。波逸底迦。如是世尊为诸苾刍制学处已。时有苾刍寄余苾刍衣。苾刍但藏自衣不藏他衣。时有贼至盗他衣去。苾刍因此衣服废阙。佛言除时因缘。藏者无犯。前是创制此是随开。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自藏苾刍苾刍尼。若正学女求寂求寂女衣钵及余资具。若教人藏。除余缘故。波逸底迦。
若复苾刍者谓是六众。余义如上。苾刍等五众并此法中人。衣有七种。腰绦有三。及所余文并如上说。此中犯相其事云何。若苾刍自藏他苾刍等衣钵资具。若教人藏。咸得堕罪。除余缘故者。谓八难等。并皆无犯。又无犯者谓初犯人。广如上说。
佛在舍卫城。尔时十七群比丘衣钵什物布散诸处不得收敛。六群比丘便取藏之。彼既觉失。问六群比丘言。我如是如是物。在此在彼谁持去者。答言。向来人非一故当不持去耶。即问。向者来人皆何处去。答言。东西南北莫知所之。时十七群比丘四出追逐及向来人。语言。我失衣钵坐具针筒。可以还我。诸人言。大德。我为法来。不为作偷。得此语已羞惭而反。六群比丘问言。汝等竟见向来人不。答言见。得衣不。答言。不得。于是六群比丘出衣钵示之。此是汝衣钵非。答言是。诸比丘见种种呵责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问六群比丘。汝等实尔不。答言。实尔世尊。佛种种呵责已。告诸比丘。今为诸比丘结戒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自藏比丘若衣若钵坐具针筒。如是一一生活具若使人藏。波逸提。复有比丘不举衣钵什物。诸比丘不敢为举便失去。以此被疑得恶名声。作是念。若佛听我等为人举衣物者。彼既不失。我等不致此恶名声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告诸比丘。若不为藏故为人举衣。犯波逸提无有是处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为戏笑故。藏比丘若衣若钵坐具针筒。如是一一生活具若使人藏波逸提。若藏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乃至畜生物突吉罗。若比丘尼藏比丘比丘尼物波逸提。藏余人物突吉罗。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。藏五众物突吉罗(七十八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