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丘戒律】135.波逸提八六〔针筒戒〕
简介:任何比丘用骨头, 牙,或角作针,针必须被打碎和犯 波逸提.
波逸提 八六
一 尔时,佛世尊在释迦国迦毗罗卫城尼拘律树园。其时,一象牙匠告诸比丘曰:
“诸大德中欲〔求〕针筒者,我施予针筒。”其时,众多比丘乞针筒。有小针筒者
乞大针筒,有大针筒者乞小针筒。于是,象牙匠为比丘等多作针筒而不能作其他商
品,难以生存,子女亦困穷。诸人……非难:“何以沙门释子不知量而多乞针筒耶?
此人为彼等多作针筒而不能作其他商品……子女亦困穷。”诸比丘闻诸人之非难。
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“何以比丘等不知量而多乞针筒耶?”……乃至……“诸
比丘!比丘等实不知量……耶?”“实然!世尊!”佛世尊呵责:“诸比丘!何以彼
愚人等不知量……耶?诸比丘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汝等当如
是诵此学处-------
任何比丘,若令〔制〕作骨制、牙制、角制之针筒者,波逸提,应打碎之。”
二(一) “任何”者,…… 比丘之意。
a “令作”者,〔自〕作或令他作,于作时,突吉罗。〔作已〕而得者,打碎,为
波逸提,应忏侮之。
a‘“骨”者,所有之骨也。“牙”者,象牙之谓。“角”者,所有之角也。
自作未成而自令作成者,波逸提。自作未成而他人令作成者,波逸提。他人未
作成而自令作成者,波逸提。他人未作成而他人令作成者,波逸提。为他人作或令
作者,突吉罗。由他人作而获得受用者,突吉罗。
(二) 干帝伽木制品、阿拉尼木制壶、义吒小盒、膏药壶、膏药篦、手斧柄、拭
具等,痴狂着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有一工人。名曰达摩。善牙骨作。先于无衣外道心生敬信。因来寺中就乞食苾刍。而听法要。遂于佛教深起信心。复为演说七有事福业。彼既闻已作如是念。我先无知归露形者。彼以拔发为业苦身修行。既处邪边靡涉中道。我今宜应弃彼为教契想真宗。现在当来冀希津济。然我家业贫窭难修福业。宜可自励役已惠人。即便以自工巧告诸苾刍曰。我善牙作。若须针筒我当施手。时有苾刍令造象牙针筒。奇巧可爱。余苾刍嗟叹惊讶复令其作。如是转展乃至多人。匠者象牙因斯罄尽。复令骨作骨尽。用角角复终尽。时彼工人因致贫困。衣不掩形食不资口。时露形者见而告曰尔于昔时归依我等家道丰赡。今依剃发遂致困穷。以此察之孰为胜侣。时诸少欲苾刍。闻是语已共生嫌贱。云何苾刍使他工人不知量度。以至贫穷复致讥丑。以缘白佛。佛告诸苾刍。广如上说。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用骨牙角作针筒。成者应打碎。波逸底迦。
若复苾刍者谓此法中人。其骨牙角如事可知。有二种针筒。一筒子二合子。若用骨牙角作者。二皆不许。若自若他并不应作。若成者即应打碎。其罪说悔。其所对之人应问云。尔针筒打碎未。若不问者得恶作罪。问以方悔。苾刍应用竹苇为筒。或毡片等以安其针。时可数看勿令生垢。此皆无犯。又无犯者广说如上。
佛在王舍城。尔时诸比丘用骨牙角作针筒。便诸处求若粪扫中拾用作之。诸居士见讥呵言。此诸沙门如狗如鸟如牙角师不净可恶。复有诸比丘至屠杀处。见欲杀时豫从乞之。诸屠杀者皆讥呵言。观此沙门。唯欲多杀见杀便喜。昼夜常说慈愍护念众生。而今无有仁恻之心。时有牙角师。信乐佛法常供给诸比丘。或自出牙角为作。或索牙角而为作之。以是致弊。余人不得复有所作。家人自相谓言。若常为沙门作奴。我等便应各分生活。邻人语言。汝信敬沙门方当穷困。诸长老比丘闻种种呵责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问诸比丘。汝等实尔不。答言。实尔世尊。佛种种呵责已。告诸比丘。今为诸比丘结戒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用骨牙角作针筒波逸提。若比丘发心及方便欲作突吉罗。成已波逸提。亦应先坏然后悔过。作灌鼻筒不犯。余如床中说(八十六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