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丘戒律】46.舍堕二七〔大织师戒〕

简介:如果一位男众或女众使缝制工缝一套僧袍给一位与他(她)无 (血缘) 关系的比丘,而这位比丘在还没被邀请前对缝制工说,「这件僧袍是给我的。把它作长,作大,缝紧,缝好 ..。也许我回报你一些东西,」如果比丘说完之后给他们一点东西,甚至食物, 犯 舍堕.



舍堕 二七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时,一居士为往远地而对其妻言:“持
丝与某甲织师,织成衣后保存之,余归,当以衣供大德优波难陀释子披。”一乞食
比丘闻此居士语。于是,其比丘至长老优波难陀释子处作如是言:“友!优波难陀!
汝是大福德人。于某处,一居士为往远地,如是语其妇:‘……持丝……披。’“友!彼
乃我檀越也。”彼织师亦长老优波难陀释子之檀越。于是,长老优波难陀释子至其
织师处而作是言:“贤者!此衣乃为我而织,汝应该作更长、宽、厚、善织、密致、
平滑又易理。”“大德!彼等持丝来与我而言:‘依丝而织衣。’大德!不可能作长、
宽或厚也。然而,大德!巧织、密致、平滑又易理是可为。”“否!贤者!汝勿拘此
丝,当作长、宽、厚矣。”时,其织师将持来之丝挂织机已,至其妇处而作是言:
“大姊!还要丝。”“贤者!我非谓汝依此丝织之耶?”“大姊!汝实告我依此丝织
之。然而,大德优波难陀如是言我:‘否!贤者!汝勿拘……厚矣。’”于是,彼妇
又与同量之丝。
长老优波难陀释子闻:“彼居士由远地归来。”于是,长老优波难陀释子至其
居士家,坐所设座位。时,居士至优波难陀释子处,敬礼而退坐一面。坐已,居士
问其妇曰:“其已织耶?”“然!夫君!其衣已织矣。”“持〔衣〕来,我供大德
优波难陀披。”时,其妇持衣来,以其事语夫君。时,居士与长老优波难陀释子衣
而讥嫌非难:“沙门释子多欲不知足,以衣与彼等实非容易。为何大德优波难陀释
子未受我请之前,即至居士之织师家,就其衣作指示耶?”诸比丘闻彼居士之……
非难。彼等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“为何长老优波难陀释子,不受请而先至居士
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耶?”时,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。“优波难陀!汝实不受请
先至居士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耶?”“实然!世尊!”“优波难陀!汝之亲里耶?
非亲里耶?”“世尊!非亲里也。”“愚人!非亲里对非亲里不知威仪、非威仪,净
行、非净行。是故,愚人!不受请而先至非亲里居士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。愚
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!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─
非亲里之居士或居士妇,为比丘令织师织衣。其时,若比丘于〔居士〕未受请
之前至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:‘贤者!此衣为我而织,作长、宽、厚、善织、
密致、平滑又易理,我等亦会以物赠贤者耳。’彼比丘如是语已,若赠以物,
虽仅托食?,亦尼萨耆波逸提。”
二a “非亲里”者,非系属父母亲里至七世者。
“居士”者,谓住俗家之男人。
“居士妇”者,谓住俗家之妇人。
a ’“为比丘”者,以比丘为对象,欲与比丘着用。
“令织师”者,使纺织师。
b “〔令〕织”者,使织之。
“衣者”,六种衣中之任何一衣,应说净之最下量。
b “其时,若比丘”者,云为比丘而织衣之比丘。
“未受请之前”者,未言:“大德!冀望何衣耶?我为尊师织如何之衣耶?”
之前。
“至织师处”者,至其织师家,于何处即至何处。
“就其衣作指示”者,言:“贤者!此衣乃为我而织也,要作长、宽、厚、善
织、密致、平滑又易理。我等亦可能以物赠贤者。”
“彼比丘如是语已,若赠以物,虽仅托钵食”者,“托钵食”乃粥、饭、嚼食、
粉药丸、杨枝、未织之丝乃至说法也。
依彼语作长、宽或厚,欲使作之者,突吉罗;至手者,舍堕。应舍于僧、别众
或人。“诸比丘!应如是舍:‘诸大德!此衣由我于未受请之前,至非亲里居士之织
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,应舍之。我今以此舍于僧。’‘〔僧〕当还与。’‘〔别众〕 当
还与。’‘我当还与大德。’”
于非亲里有非亲里想,未受请之前至居士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者,舍堕;
于非亲里有疑想,未受请之前至居士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者,舍堕;于非亲里
有亲里想,未受请之前至居士之织师处,就其衣作指示者,舍堕。
于亲里有非亲里想者,突吉罗;于亲里有疑想者,突吉罗;于亲里有亲里想者,
不犯也。
亲里者、受请者、为他乞者、依己之财者、欲织高贵衣而令织便宜衣者,痴狂
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杂阿含经 中阿含经 长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 南传相应部 南传中部 南传长部 南传增支部 南传小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