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丘戒律】76.波逸提二七〔豫约戒〕
简介:任何比丘安排和一位比丘尼行旅,时间达一个村镇和下一个,除非是在适当的情况下 (路必须以篷车穿越,而且可疑和危险的)。犯 波逸提.
波逸提 二七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。
诸人……非难:“如我等有妇之散步,其沙门释子亦与比丘尼同行。”诸比丘闻
彼诸人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“何以六群比丘豫约比丘尼同道而
行耶?”……乃至……“诸比丘!汝等实与比丘尼……行耶?“实然!世尊!”佛
世尊呵责:“愚人!汝等何以与比丘尼……行耶?愚人!此非令……诵此学处-------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虽一聚落间,亦波逸提。”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二 尔时,众多比丘及比丘尼由沙祇向舍卫城之公路行去,其时诸比丘尼言诸比丘:
“我等亦与尊师等共行。”“妹!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非如法也,汝等先行或我
等先行。”“大德!尊师等为最上人也,请尊师等先行。”于是,从其后而行之诸比
丘尼于道中,遇劫贼出而污剥诸尼。时,诸尼至舍卫城,以此事语诸比丘尼。诸比
丘尼以此语诸比丘……。诸比丘……白世尊。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诸比丘曰:
“诸比丘!觉有恐怖危险而需结队行于道者,听许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。诸比丘!
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------
任何比丘,豫约比丘尼同道而行者,虽一聚落间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此处所
谓因缘者,觉有危险恐怖,需结队而行于道时之谓。”
三(一)“任何”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a‘“豫约”者,“妹!我等往。”“尊师!我等亦往。”“尊师!我等往。”“妹!
我等亦往。”“今日或明日或后日我等行往。”如此豫约者,突吉罗。
“比丘尼”者,于二部僧中受具戒者。
“同”者,一起。
a “虽一聚落间”者,于附近之村落,每村落间,波逸提。无村落而于旷野者,
每半由旬,波逸提。
“除因缘外”者,因缘除外。
b “危险”者,于此道见贼之住处、食处、立处、坐处、卧处也。
“恐怖”者,于此道见人为贼所杀、见被剥脱者、见被打者也。
b‘“需结队而行于道”者,不结队者不得行之谓也。
行怖畏处已,见无畏处时,使去之:“诸姊!可〔自〕往。”
(二) 于豫约有豫约想而行于同道者,虽一聚落间,除因缘外,波逸提。于豫约
有疑想……于豫约有非豫约想……波逸提。比丘约而比丘尼不约者,突吉罗。于不
豫约有豫约想者,突吉罗。于不豫约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不豫约有非豫约想者,
不犯也。
(三) 若有因缘、不豫约而行、比丘尼豫约而比丘不豫约、违约而行、事故时,
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时六众苾刍难陀邬波难陀。作如是念共相告曰。此诸黑钵用猕猴脂以涂其足。常游四方。将欲行时受他利养。行还之日复受供给。多人爱敬。我等犹若井蛙未曾游历。是故无缘得他利养。我今宜可告姊妹知。于日初分着衣持钵。往十二众苾刍尼处告言。姊妹汝等善住。我欲游方随处教化。时彼诸尼闻皆啼泣。邬陀夷问言。姊妹何故啼泣。答曰大德行矣给苑空虚。报言姊妹大师处世百千圣众。汝等何故辄谓空虚。答曰诸黑钵者闻我名时尚不欢喜。岂容至彼许我安坐。赐以言谈为宣妙法。邬波难陀曰。若如是者可相随去。吐罗难陀尼曰。苾刍与尼同一道行。是事合不。邬波难陀曰。道理合去。谁复相遮。多办路粮可相随去。时苾刍尼随言办讫。六众苾刍着衣持钵入城乞食。既得食已往尼寺中。十二众见白言。圣者可食小食。六众为受。所有路粮悉皆食尽。告诸尼曰。姊妹汝等造得路粮。应可将来观其好不。尼便报曰。向者小食并是路粮。今已食尽。六众曰。若如是者何得长途共相支济。更可多作。若少乏者当受饥苦。彼更营办俱投商旅。时有乞食苾刍亦欲随去。诸人报曰。斯等六人并皆恶行。若同去者被恼不疑。乞食者曰。我不从彼受业亦不依止为师。彼以何缘而相恼乱。不受劝言遂即同去。是时六众既至界外。自相谓曰。我等何能久事容范。宜各随意作自威仪。是时难陀与难陀苾刍尼难陀弟子及尼弟子乃至求寂及求寂女。同在一处随路而行。其邬波难陀等亦复如是。时有婆罗门居士等。见其合杂作如是语。此是沙门妇此是男此是女此是儿妇此是孙子。与俗不殊。何有正法。邬波难陀闻而告曰。儜恶婆罗门。假令我今脚蹋汝咽。多畜妻子。法与非法何干汝事。时彼乞食苾刍闻已生念。我宁身死。谁能共此恶行之人共为游历。遂即旋返至逝多林。时诸苾刍见而问曰。善来行李安乐不。答言具寿宁有安乐。我共六众同道而行。彼行恶事亏损佛法。问曰彼作何事。即便具答。少欲苾刍闻生嫌贱。云何苾刍与尼同路人间游行。以此因缘具白世尊。世尊知已待六众至。集众问曰。汝等六人实作如是不端严事耶。答言实尔。世尊种种呵责。乃至制其学处应如是说。若复苾刍与苾刍尼同一道行者。波逸底迦。如是世尊为诸苾刍制学处已。佛在给孤独园。有众多苾刍尼在王舍城。于王园寺三月安居。夏既终已欲诣给园礼世尊足出求商旅。于商人中见有苾刍。遂相谓曰。姊妹此有苾刍。不合同去。当更别求。诸商旅中皆有苾刍。复相告曰。我虽久觅皆有苾刍。不可同行。但遥望商旅随后而去。时苾刍尼在后行时趁伴不及。便被盗贼劫夺衣资。渐渐游行至室罗伐。诣苾刍尼寺。尼既见已告言。姊妹行李安乐不。答曰宁有安乐。在路遭贼劫我衣物。诸尼报曰。岂无商旅与同行耶。答言有。若尔何因遭贼。答有苾刍不合同去。缘斯在后。遂遭贼劫。诸尼曰。九十六种诸外道类。皆悉慈愍不弃女人。唯佛世尊独弃我等令无依怙。被贼劫夺。诸苾刍尼闻已诸白苾刍。诸苾刍白佛。佛言除时因缘。复于异时有众多苾刍。随逐商旅人间游行。饮食有阙。佛言应持路粮。如佛所教持路粮者。诸苾刍不知遣谁持去。佛言应令男净人或女净人。此若无者。令求寂男求寂女。此若无者。苾刍苾刍尼应更互持去更互授食。又有众多苾刍。人间游行有染患者诸。苾刍弃之而去。佛言不应弃去应可舆行苾刍力少不能持去。佛言若有苾刍尼应共舆去。苾刍近头尼在足处。便生染心。佛言苾刍近足尼在头边。行至村坊俱看病人。不行乞食遂阙饮食。佛言应留一人看守病者。余皆乞食。若苾刍尼病亦应准此将去。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。前是创制此是随开。乃至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与苾刍尼共商旅期行者。除余时。波逸底迦。余时者谓有恐怖畏难处。此是时。若复苾刍者谓是六众苾刍。尼者谓十二众。期者谓同结伴。行者谓涉路而去。除时因缘者。谓有难缘得同商旅。若无商旅不能得去。恐怖畏难乃至结罪。并如上说。此中犯相其事云何。若苾刍共苾刍尼商旅同路行时。若越半半拘卢舍。皆得恶作。满满拘卢舍。皆得堕罪。或从村诣野。或从野诣村。里数结罪。咸皆准此。又无犯者谓最初犯人。或痴狂心乱痛恼所缠。
佛在舍卫城。尔时诸比丘于摩竭提国。与诸比丘尼人间游行。或一比丘与一比丘尼俱。乃至众多。或渡深水或上高坂。更相见形生染着心。不复乐修梵行。遂至反俗或作外道。诸白衣见便讥呵言。此辈沙门如人将妇及淫女行。种种讥呵如上独屏处坐中说。诸长老比丘闻。种种呵责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问诸比丘。汝实尔不。答言。实尔世尊。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。今为诸比丘结戒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与比丘尼共道行波逸提。有诸比丘与众多伴共道行。见诸比丘尼亦行此路。便作是念。我等将无犯波逸提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告诸比丘。若先不共期。犯波逸提无有是处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波逸提。有诸比丘。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。后不敢去。或两相避。以先期致疑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告诸比丘。若先与比丘尼期共道行。若不去若两相避。犯波逸提无有是处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。从此聚落到彼聚落波逸提。尔时有一比丘尼。于险路中见一比丘。呼言。大德速来。共同道去。彼比丘便往语言。姊妹。佛制不听与比丘尼共道行。比丘尼言。此路险难。而我女弱。依怙大德尔乃得过。答之如前。比丘便去。比丘尼于后为贼剥脱。裸形大唤言。贼剥我贼剥我。彼比丘遥闻。到所住处向诸比丘说。诸比丘将至佛所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告诸比丘。今听诸比丘若险难处有疑畏处与比丘尼共道行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。从此聚落到彼聚落。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。若多伴有疑畏处。是名因缘。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无聚落处半由旬波逸提。若与式叉摩那沙弥尼先期共道行亦如是。沙弥突吉罗(二十八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