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丘戒律】86.波逸提三七〔非时食戒〕
简介:任何比丘在不对的时间进食。犯 波逸提.
波逸提 三七
一 尔时,佛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。其时,王舍城有山上祭,十七群比丘欲
观山上祭而往之。诸人见十七群比丘来,令沐浴、令涂油、令食之后,给与硬食。
十七群比丘持硬食归僧园,而语六群比丘:“友!取食硬食!”“友!汝等于何处得
硬食耶? ”十七群比丘以其事语六群比丘。“噫!友!汝等取非时食。”“然!友!”
六群比丘讥嫌非难:“何以十七群比丘食非时食耶?”于是,六群比丘以此事语诸
比丘。诸比丘中少欲者讥嫌非难:“何以十七群比丘食非时食耶?”彼诸比丘以此
事白世尊。“诸比丘!汝等实食非时食耶?”“实然!世尊!”佛世尊呵责:“愚人!
汝等何以取非时食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,汝等当如是
诵此学处-------
任何比丘,于非时食嚼食或啖食者,波逸提。”
二(一) “任何”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“非时”者,日中过后至〔翌日〕天明之谓。
“嚼食”者,……。“啖食”者,……肉。
“我欲食”而取者突吉罗。每咽食,波逸提。
(二) 于非时有非时想而食嚼食、啖食者,波逸提。于非时有疑想而……于非时
有时想而……波逸提。欲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而取者,突吉罗。每咽食者,
突吉罗。于时有非时想者,突吉罗。于时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时有时想者,不犯
也。
(三) 由因缘而食非时药、七日药、尽形寿药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尔时大目乾连。与十七众出家并受圆具。以小邬波离为首。悉皆少壮。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。女人之行以贪爱为首。时有众多少年女人。见十七众年少苾刍持钵乞食。即皆以手捶胸。作如是语。此诸苾刍从小至大。劳母养育曾无报德。便舍出家。有何果利何不生已。将土填口弃之坑堑。时十七众闻斯语已咸生愧耻。共相谓曰。我今宁可绝粒忍饥。不复巡家闻他恶说。各归寺所断食而住。乃至食力未尽已来修诸善品。食力既尽悉皆偃卧。时邬波难陀见而问曰。汝十七众。食是他物。腹岂他耶。云何饱食而卧不修善品。彼言。大德。谁饱食耶。答是汝等。时十七众即以上事告知。邬波难陀闻已默去。是时有诸俗侣。在园林中游戏欢宴。日已过中。时十七众亦至园内。于众人前自摩其腹。说伽他曰。
佛说美妙语 遍满于世间
苦中无越饥 斯言最为实
诸人见已问言。圣者欲得食耶。答曰。欲得。诸人以好饮食而持与之。彼皆饱食。既饱满已各还本所。两两相随高声诵习。时邬波难陀闻诵习声。来至其所问言。汝十七众。何故今时发起精进。高声诵习倍异于常。十七众答曰。岂不曾闻世尊有说。若心欢乐者能演于法义。邬波难陀曰。汝于今日得好食耶。答言。于彼园中得饱足食。邬波难陀曰。向我问汝云并饥虚。何故今时乃云饱足。岂可汝等非时食耶。答曰。午前不得中后不餐。岂我忍饥而取命过。少欲苾刍闻生嫌耻共作是语。云何苾刍非时而食。以此因缘具白世尊。世尊即便集苾刍众。问答缘起广说如上。乃至云何苾刍非时而食。世尊种种呵责。告诸苾刍。为十利故制其学处。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非时食者。波逸底迦。
若复苾刍者谓十七众。余义如上。言非时者有其二种。一谓过中已去。二谓明相未出已来。结罪同前。此中犯相其事云何。若苾刍非时非时想及疑食者波逸底迦。若时非时想及疑食得恶作罪。若时作时想非时时想无犯。又无犯者谓最初犯人。余如上说。
佛在王舍城。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。诸比丘于暝夜乞食。或堕沟堑。或触女人。或遇贼剥。或为虫兽之所伤害。食无时节废修梵行。时迦留陀夷着杂色衣。面黑眼赤闇中乞食。有一怀妊妇人。电光中见。便大惊唤言。毗舍遮毗舍遮。迦留陀夷言。我是沙门乞食。非毗舍遮。便苦骂言。汝何以不以刀决腹。而于暝夜闇中乞食。余沙门婆罗门一食便足。汝今云何食无昼夜。诸长老比丘闻。种种呵责。以是白佛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问迦留陀夷。汝实尔不。答言。实尔世尊。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。今为诸比丘结戒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。尔时有比丘。服吐下药不及时食腹中空闷。诸比丘不知云何。以是白佛。佛言以酥涂身。犹故不差。佛言以麨涂身。犹故不差。佛言酥和麨涂身。犹故不差。佛言以暖汤澡洗。犹故不差。佛言与暖汤饮。犹故不差。佛言以盆盛肥肉汁坐着中。以如此等足以至晓。一切不得过时食。非时者。从正中以后至明相未出。名为非时。若比丘非时非时想非时疑非时时想皆波逸提。时非时想时疑突吉罗。比丘尼亦如是。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(三十八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