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比丘戒律】97.波逸提四八〔观出征军戒〕
简介:任何比丘去见在执行的,除非有恰当的理由,犯 波逸提.
波逸提 四八
一 尔时,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。其时,拘萨罗王波斯匿率军出征。六群
比丘往观出征军,拘萨罗王波斯匿见六群比丘由远方来。见已,遣使言之:“诸大
德!汝等何故来此耶?”“大王!我等欲来见大王。”“诸大德!为何欲见我,无非
喜〔观〕战耶?何不往见世尊耶?? ”诸人……非难:“何以沙门释子等来观出征军
耶?于我等无所得亦无所益。我等为生活、为子女而来军队也。”诸比丘闻彼诸人
之……非难。诸比丘中少欲者……非难:“何以六群比丘往观出征军耶?”诸比丘
以此事白世尊。“诸比丘!汝等实往观出征军耶?”“实然!世尊!”佛世尊呵责:
愚人!汝等何以往观出征军耶?愚人!此非令未信者生信……乃至……诸比丘!
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-------
任何比丘,若往观出征军者,波逸提。”
如是,世尊为诸比丘制立学处。
二 尔时,一比丘之叔父病于军中,遣使至彼比丘处曰:“我病于军中,请大德来,
我欲大德来。”其时,此比丘作如是念:“世尊制立学处,不得往观出征军,而我
叔父病于军中,我应如何为是耶?”以此事白世尊。尔时,世尊以是因缘说法而告
诸比丘曰:“诸比丘!有如是理由者,听许往军中。诸比丘!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
---------
任何比丘,若往观出征军,除有如是理由外,波逸提。”
三(一) “任何”者,……比丘之意。
“出征军”者,由村出发之后,或屯营或行进也。“军”者,象军、马军、车军、
步军也。十二人为一象军(注44);三人为一马军;四人为一车军;四人以手持武器为一
步军。为观而往者,突吉罗。于其处立观者,波逸提。离能观见之近处〔往他处〕
而数数回见者,波逸提。
“除有如是理由外”者,有如是理由者除外。
(二) 于出征有出征想,为见前往者,除有如是理由外,波逸提。于出征有疑想
……于出征有非出征想……波逸提。为见一人一人而往者,突吉罗。于其处立观者,
突吉罗。离能观见之近处而数数回见者,突吉罗。于非出征有出征想者,突吉罗。
于非出征有疑想者,突吉罗。于非出征有非出征想者,不犯也。
(三) 于僧园立观之,〔军〕来比丘之立处、坐处、卧处时,正在道路行时见之,
有适当之理由或为事故时,痴狂者、最初之犯行者,不犯也。
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。时憍萨罗国边隅反叛。胜光大王令一大将领兵征伐。其军至彼遂被他降。如是再三皆被他破。是时大将归白王曰。叛者兵强王师力弱。自非大王亲临无由降伏。愿王整旆除彼不臣。时胜光王击鼓宣令敕国人曰。若有解武用者悉可从军。无由放免。若不去者罚五百金钱。时六众苾刍闻兵欲去。共相告曰。难陀邬波难陀。我等宜去观大胜王军士何如。所发四兵堪能战不。便往路所见象军来。难陀问曰。君向何处。答言。圣者。今有边隅不臣。王命我等欲去除其叛逆。难陀报曰。痴人。如此象军岂能降彼。我观汝象其状如猪。边隅大象形如山岳。看汝形势有去无归。汝可暂还与宗亲取别。以苣胜水共相祭祀方可从军。时彼诸人闻此语已。情怀不乐在一边住。次见马军来。邬波难陀问曰。君向何处。答言。圣者。今有边方不奉王命。我等欲去征彼不臣。报曰。痴人。如此马军岂能降彼。我观汝马状如钝牛。边隅之马其形若象。看汝形势有去无归。汝可还家。广如上说。次见车军来。六众见已问答同前。报曰。痴人。如此车军岂能降彼。我观汝车形状朽坏。彼车牢固形若峰楼。汝可还家。广如上说。次见步军来。六众见已问答同前。报曰。痴人。我观汝等兵士如缚草为人。彼之兵众如勇健药叉。汝可还家。广如上说。时胜光王整军后至。见兵不进问曰。汝等军士何故不行。白言。大王。我等奉命出征恐成不利。今秃沙门披割坏服出无义言。令我忧恼。王问是谁。答曰。圣者六众。王曰。彼是豪贵沙门随情出语。君等宜去不应采录。时胜光王便作是念。勿使沙门数相恼乱。命使者曰。汝今可往诣世尊所。顶礼足已当传我言。敬问世尊。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调适女乐行不。复传我语。唯愿大德为诸圣众。少有忆念为制学处。勿令苾刍往观军阵。时彼使人既奉王教往诣佛所。礼佛足已在一面立。白言。世尊。胜光大王故遣我来。礼世尊足敬问世尊。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调适安乐行不。尔时世尊告使者曰。胜光大王得安乐不。汝身健不。使者曰。王有启白。今诸圣众来观军阵。极相扰恼。唯愿世尊少有忆念为制学处。勿令苾刍往观军阵。尔时世尊闻使语已默然而许。时彼使者知佛许已礼足而去。世尊以此因缘集苾刍众。问六众曰。汝等实往观整装军耶。答言。实尔。世尊即便种种呵责。广说如前。乃至为十利故。与诸苾刍制其学处应如是说。
若复苾刍往观整装军者。波逸底迦。若复苾刍者谓是六众。余义如上。整装军者。谓将欲战整带甲胄装束军仪。有一类军谓唯有象有二类军谓兼以马。有三类军谓兼以车。有四类军谓兼以步。往观者谓向其处。结罪如上。此中犯相其事云何。若苾刍观整装军者。得波逸底迦。若苾刍为行乞食路见军来。或时寺近大路。或军入寺。或苾刍为王所唤。或夫人太子大臣及诸人等所请。设见军时。并皆无犯。若见军时不应说其好恶。又八难缘随一现前。见亦无犯。又无犯者。谓最初犯人。或痴狂心乱痛恼所缠。
佛在舍卫城。尔时边境有事。波斯匿王严四种兵欲往讨伐。六群比丘共相语言。我闻灌顶王征伐之时军仪严饰。我等未见。可共往观。便往路侧。前锋军见皆悉瞋言。今日云何见不吉人。我等在家厌见此等。于今军行复不得免。若王不敬信当断其头。时王遥见六群比丘。亦复不喜。即遣人问。诸大德何以在此。答言。我等闻灌顶王出军之时军容严饰。未曾所见故来看耳。王作是念。谁能以此白佛。复作是念。若白不白。佛自当知。即以石蜜干姜寄六群比丘言。大德。为我持此奉上世尊。致敬无量。军尽之后各还所住。以王所寄奉上于佛。白佛言。王致敬无量。佛问六群。汝何由见王。具以事答。佛以是事集比丘僧。种种呵责六群比丘言。汝等愚痴。所作非法。军发行时。以见沙门为不吉。此必众军瞋嫌王恨汝。故持物与我。呵已告诸比丘。今为诸比丘结戒。从今是戒应如是说。若比丘观军发行波逸提。若发心欲观及作方便。已行步步。若见不闻。若闻不见。皆突吉罗。若闻若见别军容饰。若前若却皆波逸提。比丘尼亦如是。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。若行路若经行处遇见不住看不犯(四十五竟)。